巴門尼德處世秘籍之三--可以不用懷疑的方式解釋普羅泰哥拉
然而,也可以不用懷疑的方式解釋普羅泰哥拉,這樣他的陳述就顯得白信而不是懷疑。按照這種解釋,我們之所以能夠認識這個世界,是由于我們以人類的視角來看它。然而在隨后的兩千年中,這種觀點并沒有發(fā)揮作用,不過只要現(xiàn)在沒有把普羅泰哥拉這位智者的哲學—狹義上的為論辯而論辯—看做是“詭辯術”就夠了。其行學也可被解釋成是對知識本質的敏銳洞察。作為對巴門尼德的回應,普羅泰哥拉將對終極實在的關注轉向了人類知識的問題。
反對‘.詭辯”的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一公元前399年)認為,世界上存在著真實而“客觀的”價值;理性不僅僅能贏得論辯,而且也可以用來發(fā)現(xiàn)人生重要的真理。蘇格拉底像其他智者一樣,精通邏輯、修辭技巧與曲解,這是他們從天才的巴門尼德和聰明絕頂?shù)闹ブZ那里學來的。蘇格拉底知道,如何使一個看似自明的真理因自相矛盾而破滅,使一個陳詞濫調變得互相對立,扭轉一個論證以至于為尖利的諷刺回頭指向優(yōu)勢一方。他知道如何用“反例”去反擊任一普遍原理并提出難解的問題,提出具有爭議的理論,并扭曲地模仿值得尊敬的論證思路直到他們被認為是無意義的或是錯誤的。
然而,蘇格拉底的著眼點不僅僅是駁倒別人的主張和論證,雖然他很少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蘇格拉底的著眼點是迫使他人自己去尋求答案,事實上,蘇格拉底與智者的不同之處在于.他似乎確信人生的基本間題是有答案的。事實上,蘇格拉底并不反對智者,反而是一位優(yōu)秀的智者。雖然他是第一個承認自己無知的人,但是他仍舊相信某些事物。蘇格拉底相信,德行是有價值的財富,真理在我們日常經(jīng)驗的“陰影”之外,哲學家的任務就是顯示出人類所知甚少。然而,就像古印度聰明的邏輯學家一樣,蘇格拉底對無知的證明是為了獲得真正的知識,就像在印度,真正的知識必須“可見”.不只是學習。
蘇格拉底是銘刻進西方意識的“哲學家”的生動代表。然而,無論蘇格拉底具有什么美德—他的確具有許多美德—使蘇格拉底在西方思想上擁有獨特地位的是他那既是悲劇又是幸福的命運。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遭受審判,罪名是“腐蝕學生的心靈”,并受到著名的宜判處決。毫無疑問,這是民主的雅典難堪和尷尬的時刻之一。但是,這不但確立了蘇格拉底的哲學家地位,而且也讓他成為響應真理與神的感召的殉難者。蘇格拉底對陪審團宣稱道:“我寧愿死也不放棄哲學”,實際上自己要求了死刑。蘇格拉底為哲學應當是什么建立了標準,而且是真正的高標準。
蘇格拉底沒有寫下任何東西。他的思想沒有主題次序,也明顯沒有任何類似于哲學體系的東西。在許多方面,他可以說具有與舊約先知相同的傳統(tǒng),而且也經(jīng)常被用來與耶穌相比較。蘇格拉底是圣人、哲人與“牛蛇”。他不但在私下,也在雅典的集市上公開談論他的竹學。蘇格拉底認為他的雅典同胞,特別是那些自認為無所不知卻未杭州為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經(jīng)教化的民主主義者,實際上是笨蛋。他認為他有責任讓他們知道這些。蘇格拉底問他們: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知識?什么是公正?他機敏地證明了這些哲學問題的難處和這些民主同胞的愚蠢。
但是蘇格拉底的幸運之處在于他擁有一位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杰出的作家學生。柏拉圖是一位優(yōu)秀的學生,忠誠的追隨者,敏銳的傾聽者,才氣過人的記者,高超的宣傳者,有造詣的劇作家與哲學天才。從蘇格拉底審判開始,柏拉圖先是記錄,然后梢心推敲,后加以發(fā)揮并改造了蘇格拉底的許多對話。結果是,對話錄成為哲學上第一部完整的作品,而這些對話非常令人震撼,甚至有名言指出,全部(西方)哲學不過是柏拉圖的注腳而已。下雨天如何在杭州搬家
盡管如此.柏拉圖仍舊安靜地藏在幕后;蘇格拉底是對話錄的主角。當然,如果沒有柏拉圖的努力,蘇格拉底將只是希臘歷史檔案中的一個注腳。然而,如果沒有蘇格拉底的努力,我們很可能就不會知道柏拉圖,沒有柏拉圖就不會有亞里士多德,通過亞里士多德,我們才知道大多數(shù)我們現(xiàn)今已經(jīng)知道的蘇格拉底以前時期的哲學家。否則,希臘哲學的“奇跡”可能從來不會發(fā)生。
http://www.wap.zose4n.cn/qu44/ly_28.htm |